English

陕北汉代画像石

2000-06-02 来源:光明日报 贺国建 我有话说

在琳琅满目的陕北文物宝库中,有一批重要的珍品——东汉墓葬画像石。专家们称之为“汉代社会生活的实录”、“一代历史写真”、“古代艺术瑰宝”。

我国汉画像石的发现,大致有三个中心地带:一是鲁苏皖,二是豫南鄂北,三是陕北和晋西北。陕北的汉画像石发现较早,数量也多,内容丰富,题材多样,艺术表现力强,地域特色鲜明,在全国同类文物中占突出地位。其中一部分已由国家或省级历史文博部门收藏: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存26块,北京中国体育博物馆展出1块(陕北米脂县出土),原陕西省博物馆(西安碑林)收藏139块。一批陕北汉画像石拓片曾到法国巴黎、日本东京巡回展出,赢得国外有关人士高度评价。

陕北汉画像石的收藏工作始于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绥德县城最先发现陕北汉画像石,时值保育小学在大理河畔的西山寺台地上扩建施工,开掘一座汉永元年间的古墓葬时,意外发现第一批刻有图像的墓石。次年,米脂的张兴庄村在修地中又出土同类画像石。50~80年代,在农田基建、兴修水利、建造民居中,陕北各县陆续发现汉墓及大批画像石。这些汉墓或以块石垒砌,或用砖石合砌,一般分前后两室(个别附耳室)。刻有图画的墓石大多砌于前室或作墓门。经各地文物工作者辛勤努力,一批批沉睡地下近两千年的画像石重见天光,为汉代史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重要领域。截至1998年,陕北榆林地区已发现、收集汉画像石达800余块。陕北汉画像石以清晰的画面、丰富的内涵揭开历史的帷幕,导引我们的思绪进入汉代的上郡、西河郡(今陕北大部分)。

两千多年前,这块广袤的土地上绿野连绵,山碧水清,原始森林郁郁葱葱,榛、、漆、棕、檀、构、竹等林木遍布原台谷地,栎、柞、椴、杨、桦、枥、榆等阔叶林亭亭如盖,草地茵茵如毯,鸟语花香,根本不同于今日陕北高原支离破碎的千沟万壑和植被稀疏的黄坡秃岭景观。我们在《山海经》、《诗经》、《史记》中搜寻到的有关点滴记载,由陕北汉画像石作了明明白白的诠释。许多画石刻有嘉木蕙草、广阔狩猎场面及各种动物形象,观之似闻虎啸猿啼,似睹禽飞兽突,生机盎然;虎、豹、豺、狼、麋、鹿、獐、羚、狐、兔、龟、蛇、鹰、雁、鸦、雀、山雉、百灵、仙鹤、孔雀……应有尽有,栩栩如生。“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住之。”(《史记·货殖列传》)山深且林密才能富有珍禽异兽,这是显而易见的,众多禽兽的存在当然可以证实陕北当初原始森林的茂盛。试看今之陕北,延安地区南部的梢山密林中尚有少量的野猪、山豹、狼、狐等较大野兽,而榆林地区则狼狐都几近绝迹。究其原因,主要是原始森林破坏殆尽,野生动物无藏身之处,不得不远遁他乡矣!

汉画像石昭示我们,陕北的经济在汉代曾有一个发展高峰时期。秦汉之际,为抵御匈奴内犯,朝廷派重兵屯戍北方,并移民实边。西汉建元五年(前136),武帝诏令郡国死囚戊上郡,让他们守边牧马,建立起许许多多军马场。元狩三年(前120),函谷关以东数十万灾民移居上郡。元鼎六年(前111)派遣兵卒60万到上郡、西河、朔方一带屯田。这些措施为陕北人口繁衍、农垦兴旺创造了有利条件。汉武帝时还重用农学家赵过,推广代田法、牛耕和新式农具,上郡、西河郡是朝廷重要战略经营地,自然要受一定影响。卫青、霍去病等率军三次重创匈奴,边境相对安定,为北方人民赢得了休养生息的机会。永元元年(89),窦宪再次打击匈奴,控制朔方,西域诸国与汉王朝通使,上郡成为东西南北往来重要通道区域之一,这也促使了当地经济繁荣。绥德四十里铺出土的画像石“牛耕图”:农夫一手扬鞭牛,一手扶犁耕田,悠然自得;米脂官庄出土的画像石“耕稼图”:下幅是二牛抬杠拉犁,农民双手扶犁深耘,其三角形铁铧与该县出土的汉代铁铧形制完全相同;上幅是一排谷穗沉沉下垂的禾谷,丰硕喜人。这些图画证明当地汉代农垦发达,普遍使用耕牛、铁犁及栽培谷物的事实。还有农人跟在马后铲粪的“拾粪图”,表明人们已重视施肥养地。数量很多的群羊图、牧牛图、饲马图以及猪、狗、鸡、鸭图象表明,当时上郡的畜牧业十分兴旺。这与西汉虞翊在《复议三郡疏》中所描述的“水草丰美,土宜产牧,牛马衔尾,群羊塞道”完全吻合。《史记·货殖列传》载,上郡等地“有戎翟之畜,畜牧为天下饶。”“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亦可与陕北汉画像石互为映证。从画像石上反映的斗拱层楼及阙式建筑、车辆、兵器、农具、生活用具、衣冠服饰看,当时上郡、西河郡的手工生产相当可观,纺织业、建筑业发达。当地盛产旃裘、绒毛等与中原所产金银玉器、日用品频繁交流,买进卖出是很自然的。正如《史记·货殖列传》所言,“工而成之,商而通之。”

画像石突出反映了汉代官僚、贵族、大地主、大牧主的奢侈生活。墓葬主们无疑是官绅豪富之辈,画像石如实记录了他们的豪华排场:衣绫罗,食甘肥,住则高楼广厦,行则车水马龙;门前侍卫肃立,内室婢妾成群,主奴等级森严,尊卑贵贱有别。米脂1981年出土的《出游狩猎饮宴图》,长2.51米、高1.05米,为国内罕见。该图由上下5幅通栏画面构成:一、二两栏系出游归来场面,车辚辚马萧萧,前呼后拥,左前方侍者跪拜礼迎,轻车、导骑开道而来,贵胄稳乘轺车,执戟双骑紧随护围,女眷帷车羽盖华藻,飘带流苏,辎车、单骑前后簇护,耀武扬威。第三栏是饮宴歌舞画面:中间亭阁间尊贵的主人夫妇端坐雅席,赏乐观舞,两旁阙柱下婢女侍立,捧盘奉酒。左厢幕帷下5名男优击剑舞刀,跳跃杂戏,右厢幕帷下7位舞女轻歌曼舞,长舒广袖,洋溢着笙吹筝鸣,闲适雍雅的气氛。第四栏为连续卷草通绘纹饰,美丽大方。第五栏是狩猎场面:4位猎手驰骋草原,有的纵马驾鹰,有的弯弓搭箭,射虎逐豹,豪气凛凛,天上鸟惊,地上兽奔,纷攘喧嚣。

豪门富族的男男女女是崇信神仙的,画像石上刻有许多神话传说图像:红日金乌,玉兔捣药,对应成趣;鸡首人身西王母和牛头人身东王公高栖于撑天神树扶桑之巅;神龙、玉凤翔云驭车,驰骋万里;飞天羽神乘风凌空,九尾仙狐踽踽独行;应龙、翼虎、灵龟、修蛇、独角异兽比比皆是。绥德出土有伏羲,女娲图,相传为人类始祖的伏羲、女娲,腰身以上为人形,着袍带冠,腰身以下为蛇躯,两尾缠绕,伏羲执曲尺,女娲执圆规,与古书所记传说一致。

画像石作为古代美术作品来看,也着实功力不凡。其状人绘景十分逼真,凿牛刻马比例协调,或工整细腻,或粗犷豪放,各有千秋。其笔法洗炼,刀工娴熟,可视为国画的先躯、版画的始祖。古代工匠们凭着长期的生活体验和丰富的想象力,在磨制平滑的石面上雕刻出种种生龙活虎的形象,他们采用阳刻减地、阳刻加阴线、阴刻、阳刻加墨线4种手法将浮雕与线描揉合一体,把完整的内容表现得淋漓尽致。画像石上的边框图案有浓重的装饰感,波线式、散点式、斜线式二方连续边饰图案匀齐平衡、对称,线条流畅自然,云气纹、如意纹、枝叶纹间加珍禽异兽、瑞草嘉卉,美观大方,连当代的美术家也莫不为之啧啧赞赏。

美妙动人的陕北汉画像石以直观的形式向人们表露了许多被岁月掩去的历史真象。通过它,地理学家、生态学家可以得知陕北大自然环境的生态变化,农牧学家可以研究牛耕、铁犁的使用、谷物栽培的进程和畜牧业的兴衰,建筑学家能够考察汉代建筑的形式、建筑材料的选择,机械学家可以探索手工业的古代杰作,数学家可以发现早期几何学的影子,神学家不难找到宗教现象,人类学家可以看出原始人群的生殖崇拜及其演化,民俗学家可以追溯汉代的风尚习俗,织造学家借以领略汉代的衣着服饰,艺术家可以获得歌舞、美术、文学、美学方面的创作借鉴或启迪……不管你从事何种研究,几乎都可以从中有所收益。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